Technology&Philosophy

技术与哲学

vol.5

维持尼克尔高品质的负责担当

维持尼克尔高品质的负责担当

质量保证科今成

我负责保证研发产品和批量产品的整体质量。由于栃木尼康还起着“技术管理中心”的作用,因此还要顾及泰国、中国等国外生产基地的技术和质量保证工作。这次的24-70mm VR镜头从试制直到量产始终都是由栃木尼康管理的。经管产品数量多是我们栃木尼康的特点,多达数十种型号,有些生产历史较久的镜头甚至长达近30年。

今成 均 (Hitoshi Imanari)

栃木尼康 影像业务部 质量保证部

正式接触照相机是在学生时代,当时使用胶卷单反相机专门拍摄兴趣小组活动的合影照。在研究室使用的照相机是尼康F,这使他选择尼康作为就职单位。刚进公司时负责可更换镜头的机械设计,此后负责可更换镜头的质量保证工作至今。在个人生活中主要使用尼康Df,也使用尼康轻便型照相机,并拥有5款可更换镜头。以拍摄风景、花卉等为主。因热衷于烹调,在旅途中以拍摄餐桌上的菜肴为乐。

生产支持室石桥

我负责的工作是制定生产效率评估指标,以及为此对工序实施合理化和改进业务。改进业务的范围不仅是栃木尼康,还包括其他相关公司。根据需要,有时还要涉及到提高海外生产基地的“优良产品率”。“优良产品率”指的不是光学性能,而是外观和操作感等感官质量方面的性能;采取的也不是技术上的措施,而是通过在生产现场展开应对工作来改进质量。
在这次的24-70mm VR镜头项目中,我负责的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日产量等生产能力方面的工作。我认为,只要能减少生产工序中的次品提高整体质量,就能改进带给用户的产品质量。

石桥 知洋 (Tomohiro Ishibashi)

栃木尼康 影像业务部 制造技术部

进公司后的14年,前期从事使用通用设备对治具、工具的加工工作,后期从事通过MC机床、线切割、放电加工机等进行试制部件的加工工作。此后经过3年的生产管理业务后被调动到NTC再次从事机械加工工作4年2个月。调回日本后,在效仿丰田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效率活动中,对没有经验的装配调整工序有了深入的接触。现在每天忙于以“改进”为名提出的“无理要求”,被生产现场人员所“讨厌”。

AF-S 尼克尔 24-70mm f/2.8E ED VR

AF-S 尼克尔 24-70mm f/2.8E ED VR

光学技术西田

我对在光学设计过程中决定的曲率、中心厚度和玻璃等信息作分析,判断是否确实能进行生产。在开始阶段,我优先考虑的是该设计是否易于生产,对不易生产的设计我会直言拒绝,并要求设计人员改变设计(笑)。这次的24-70mm VR项目也是如此(笑)。简单地说,我的工作就是关注从接收记载着设计目标值等数据的Excel文件直到加工成形的全过程,还要对设计人员就研发要素等提出的困难要求作出回应(笑)。

西田 康彦 (Yasuhiko Nishida)

栃木尼康 影像业务部 产品技术部

从中学时期起开始接触照相机,拍摄自己喜爱的汽车。曾渴望拥有一台尼康的照相机。爱好手工制作,专攻电气性质专业,并因此就职于家乡的栃木尼康希望成为一名精密仪器的电器工程师。从第2年开始从事影像光学技术业务。在总公司(尼康)经过1年的光学设计进修之后一直负责光学技术工作至今。在尼康SP复刻版项目时对一部分取景器的部件自己摸索加工方法并参与制作。爱好摩托车,外出时总是携带照相机拍摄自己喜欢的风景等照片。

产品技术池田

对于研发的产品,我主要负责量产试制阶段的工作;而对于批量生产产品,则负责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改进业务。我绝大部分的工作是量产试制方面的业务,包括治具、工具、工程设计、校验和次品分析等,涉及面相当广。

池田 浩士 (Hiroshi Ikeda)

栃木尼康 影像业务部 产品技术部

上小学时,使用祖父传给自己的照相机开始接触摄影。求职时,出于对照相机的憧憬回到家乡栃木县,进入栃木尼康。从家到公司(宇都宫市到大田原市)单程约40公里,整整8年开车上下班。当时因爱好汽车而乐此不疲。除曾赴任中国生产基地以外,自入公司至今一直在现工作岗位工作。主要从事可更换镜头和轻便型数码照相机镜头组件的产品研发工作。

问:是怎样和设计师进行配合的?

产品技术池田

我曾被调动到中国的生产基地工作过5年半左右。大约2年半前又被调回原来的部门。在此期间,量产试制的开展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简单地说,以前采取的形式是先由设计人员提供设计图,随后再开始技术研讨。而现在采用的是“提前参与”的手法,即生产技术人员从设计阶段起便参与技术研讨,并在生产过程中融入生产技术方面的观点。这种手法加深了我与设计、研发人员之间关系,能到手的信息量和数据量也有了增加。和西田一样,我在较早阶段拿到这些数据,并毫无遗漏地达到这些数据的目标,再交接给今成的质量保证部门进行评估。每个产品都有产品规格表,我们不断地构建着能满足这些规格的生产技术框架。产品规格表的页数因型号而异,有些甚至多达200页左右!

质量保证科今成

我刚进公司时产品规格书才只有5页左右的内容。(笑)

产品技术池田

只有在满足200页左右产品规格的所有要求之后才能将产品推出市场。所以,如果问题较多的话,就得反复调查,采取对策并实施评估。这可是相当辛苦的(笑)。

光学技术西田

确实如此。着手生产后才会发现要达到设计指标并不容易。尤其是这次的设计指标比旧型号的24-70mm镜头要高,所以刚开始时困难重重。但我们还是坚持找到了原因,并针对原因采取对策,进而达到了量产水平。对于这次的24-70mm VR镜头,我们不仅彻底提高了镜头部件的精度,还改进了光学性能终于突破障碍并实现了量产。

优先性能的设计师≠优先作业的技术人员

质量保证科今成

这款24-70mm VR镜头的市场对象是职业人员,这也就意味着质量指标必须相当高。针对此类产品,在质量保证上较为困难的是对感官方面的评估。比如,用检验设备测量的部分是由机械测量的,所以作出的判断不会因人而异。而从顾客的观点来考虑的话,关心的就是感官方面的部分,即“描写性能”、“鬼影”和“操作感”等。判断这些要素合格与否其实相当困难。这次的要求水平很高,为了判断质量是否能让所有人都信服,不仅是尼康的产品,我们还用到其他公司的产品,进行了大量的实拍。我们采取“达到同等水平是起码的要求,只有进一步才有存在意义!”的姿态来致力于这次的工作。

问:具体在哪些方面比较困难?

质量保证科今成

目标值和质量评估指标等数值是由设计和质量保证部门决定的。仅MTF的数值相同并不代表性能也相同。测量值较低的试制品,实拍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,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。有些试制品的测量值已超出某个标准,本应不成问题,但实拍结果却全然不同。如果质量评估指标中还包含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,那么就无法轻易地实现数值化。这次的产品似乎就有这种倾向(笑)。结果只有踏踏实实地通过反复进行实拍来决定数值。这个反复实拍的过程其实也是工作中很有意思的部分。

生产支持室石桥

能在装配调整工序中满足设计的要求就是要能“持续、正确地进行装配”。为此,我们在量产试制阶段对治具、工具也实施严格的检查。根据生产的机型,有些海外生产基地每天要使用相同的工具进行数千次作业。所以事先必须确认“是否可以用这样的工具整天进行作业?”。我们从工厂生产现场的观点考虑如何两全“高速”和“高精度”这相互矛盾的两项要求,还必须顾及到指导作业人员提高技能等事项。

产品技术池田

简单地说,工具结构必须精简才行。
治具、工具的精度当然重要,但重要的还是再现性。就像石桥刚才提到的,因为每天要持续进行500次、1000次同样的作业,所以我们尤其在这方面下工夫。

问:在和技术、设计部门的合作过程中有什么记忆深刻的事情吗?

生产支持室石桥

顾客对可更换镜头的要求不仅在于高度的光学性能,还在于能否如期收到商品。我们将按照生产计划完成每天的生产任务作为装配调整工序的使命,持着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这一强烈意识开展工作。对于质量的意识和对于达成生产指标的意识,为了两全这双方的意愿现在该做什么?持有强烈意识的双方人员在工作中不断为此展开争论。

光学技术西田

在这次的24-70mm VR项目中,为了减少光学性能的偏差我们在调整工作中引入了自动化。刚从设计部门处拿到目标数值时,因为使用以往的技术无法达到目标,我便询问是否可以改变设计规格,但得到的答复是“不行”(笑)。所以我请求设计部门将制造部门的要求反映到设计中去。作为交换条件,对于在设计上无法更改的部分,为达到光学性能目标,我们制造部门作为现场课题尽一切可能作出了挑战。这次的VR镜头和旧型号24-70mm镜头出自同一设计师,所以对存在冲突的部分大致已经了解(笑)。